成语“躬”源于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躬行其道,必获其福。”这个成语寓意着亲自去实践、去努力,才能获得成功和幸福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“躬”字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,它不仅是一种行为准则,更是一种精神追求。本文将围绕“躬”字,探讨其文化内涵、时代价值以及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。

一、成语“躬”的文化内涵

躬行方法,成语“躬”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 校园演讲

1. 亲力亲为

成语“躬”字,本意是指亲自去做、亲自去实践。在我国传统文化中,倡导“躬行实践”的精神,强调亲自去努力、去奋斗。如《论语》中孔子曰:“躬自厚而薄责于人。”这句话告诉我们,要以身作则,亲自去做好自己,才能要求别人。

2. 严谨治学

成语“躬”字,还体现了严谨治学的态度。在我国古代,学者们重视亲身实践,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去探究学问。如朱熹在《朱子语类》中提到:“读书须躬行实践,不可空谈。”这句话强调了实践在学问中的重要性。

3. 修身养性

成语“躬”字,还与修身养性有关。古人认为,要成为一个有道德、有修养的人,必须亲自去践行道德规范,培养自己的品德。如《礼记》中曰:“躬行其道,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。”这句话告诉我们,要修身养性,才能为国家、为民族作出贡献。

二、成语“躬”的时代价值

1. 增强民族凝聚力

在新时代,成语“躬”字的时代价值愈发凸显。它激励着人们亲力亲为,为国家、为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在抗击疫情、脱贫攻坚等重大任务中,无数英雄模范以身作则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躬行实践”的精神,增强了民族凝聚力。

2. 提升个人素质

成语“躬”字,提醒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实践,提升个人素质。通过亲身经历,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、完善自己。在新时代,具备实践能力、创新能力的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。

3.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

成语“躬”字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新时代,我们要传承和弘扬这一精神,使之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。通过躬行实践,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,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。

三、新时代“躬”字的传承与发展

1. 强化实践教育

在新时代,我们要重视实践教育,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。学校、家庭、社会要共同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,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,培养“躬行实践”的精神。

2.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

新时代,我们要传承和弘扬成语“躬”字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。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、开展传统教育,让更多人了解“躬行实践”的精神,为民族精神的传承贡献力量。

3. 强化责任担当

新时代,我们要强化责任担当,让“躬行实践”的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。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,以身作则,为人民群众谋福祉;广大人民群众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

成语“躬”字,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。在新时代,我们要传承和弘扬这一精神,让它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。通过躬行实践,我们能够为国家、为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