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真正发挥学生的想象,我采取了拓展思维范围的方式让他们展开想象: 师:“乌龟兄弟抱在一起滚下山后,发生了什么情况呢?”“如果它们没有抱紧,双手松开又会发生什么事情?”“除了受伤的情况,还有什么别的结果吗?”“它们滚到了什么地方,碰到了谁?”“它们在一起做什么?” 这样层层推进,一个问题引出几个子问题,就像树叶分枝一样,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放射状发展。
学生作业效果: 学生各抒己见,他们的想法可谓五花八门:“乌龟兄弟滚到山脚下,刚好有辆车经过,掉进车里,被车带走了。”“乌龟兄弟滚到了山下的小河里,但他们会游泳,在水里尽情玩耍……”“小乌龟滚到了草地上,他们伸伸腿、弯弯腰,哪都没受伤,回家了。”“小乌龟滚下海里,被大鲨鱼追……”等等。这样想象丰富了,画面也随之丰富了,既丰富了动态造型,又丰富了背景构图,还完成了续编故事的过程。 总之,在教材的运用上要采取“扬弃”的态度,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物尽其用。教学反思《《乌龟滚下坡》教学反思》